弘扬教育家精神 | 陶行知:万世师表

2024/7/1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打印此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让我们走近近现代教育家们,在深入了解教育名家的过程中,把握时代教育发展命脉,坚定教育初心,继续砥砺前行!

 

教育家简介


陶行知(1891年—1946年),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他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并与厉麟似等来自政学两界的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1945年,他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圣约翰大学曾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陶行知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它强调的是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

首先,教育含有生活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他说:“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从生活纵向的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他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认为,“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在陶行知看来,与生活产生了关系,以生活为中心,便产生了教育。也就是说,与生活能够产生密切联系,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

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一方面,生活决定教育,表现为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

首先,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强调的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实施场域。之所以反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在陶行知看来,学校里面的东西仍旧太少了,学校如同鸟笼,学生如同笼中鸟。陶行知希望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将社会中的一切力量运用到教育中去,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让学生成为适应生活、融于民众的有用的人。

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他主张传统学校必须改造,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每日四问

陶行知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的晚会上做了演讲,他向全校师生提出了每天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如果有,进步多少?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如果有,进步多少?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如果有,进步多少?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如果有,进步多少?


陶行知把“身体健康”放在了第一问,足见他对师生健康的重视。

陶行知说:“健康第一,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因此,他说要在学校建立起“健康的堡垒”。陶行知提出学校建立“健康堡垒”,一方面因为他的学校有学生因病去世,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国家经济落后,学校没有财力请校医,所以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了四个策略:一是要有科学的观察与诊断,二是饮食的调节与改进,三是预防疲劳的休息,四是用卫生教育代替医生。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关于学问进步,陶行知提出了五字箴言——“一、集、钻、剖、韧”。

“一”:专一。他主张用一个专一的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以庞搜广引,自然而然地广博起来。他建议有研究能力的师生每学年选择一个题目做研究,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只要专一专注,就可以研究出很深刻很渊博的大道理来。“集”:搜集。陶先生说:找准问题研究,就要去搜集大量的资料,从上下古今、左右中外、前前后后、四面八方进行搜集勾连,有了丰富的材料,才能够理解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迎刃而解”,才能够收到水到渠成的效力。“钻”:钻进去,深入。陶行知主张研究一个问题必须要钻进去,深入到最里面去,把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才能取得最宝贵的东西。“剖”:解剖、分析。陶行知说:“有些材料钻进去还不够,必须解剖出来看它的真伪,是有用的还是有毒素的?以便取舍,消化运用。”陶行知主张在显微镜下看问题,对于材料的选择需要戴着“真伪”的眼镜去分辨。“韧”:坚韧。陶行知说:“做学问是一种长期战斗的工作,所以必须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才能够在长期战斗中,战胜许许多多困难,化解种种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出新的境界。”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陶行知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他认为:工作的好坏会影响我们每天的生活学习。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站好岗位,二是要敏捷正确,三是要做好为止。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陶行知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再大的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陶行知先生还提出了学校要“建筑人格长城”,“人格长城”的基础是道德。

育才十字诀


陶行知从一首木偶十字诀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了“育才十字诀”:

一个大脑。二只壮手。

三圈连环。四把钥匙。

五路探讨。六组学习。

七(集)体创造。八位顾问。

九九难关。十(誓)必克服。

“一个大脑”,这不仅是说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是告诉我们教育应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师教死书,教的是死知识,学生读死书,学到的是伪知识,没有用上大脑的学习,都是假学习,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才是真教育。

“二只壮手”,陶行知强调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他“做中学”的思想,这也是“生活教育”的核心。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孩子们能积累丰富的经验,进而通过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行合一”才能获得真知识。

然后是“三圈连环”,是育才学校的校徽,圈有三种德性:一是虚心,代表学习;二是不断,代表工作;三是精诚团结,代表最后胜利。第一个圈表示全校一体;第二个圈表示全国一体;第三个圈表示宇宙一体。陶行知认为:学校、国家、宇宙是互相联系、息息相关,决不可能把它们彼此孤立起来意识。由微观到宏观,陶行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世界观。从个体到社会,再到整个世界,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样的思考方式,无疑对培养孩子们的全局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把钥匙”,陶行知告诉我们,要获得真知,必须掌握知识、技能、学问和信仰这四把钥匙。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信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我们人生的方向标,更是我们在困境中坚守的底线。价值观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引领学生过有意义的人生,最终获得生命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五路探讨”和“六组学习”则强调了探索与多元学习的重要性。“五路探讨”是陶行知针对探讨真理而提出的五条路:一是体验,二是看书,三是求师,四是访友,五是思考。这五条路的灵感源于《中庸》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六组学习”是说除普通功课如常进行外,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习一门特修课。特修课有六组:文学组、音乐组、戏剧组、绘画组、自然组、社会组。

“七(集)体创造”。他告诉我们,世界日新月异,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而集体创造,正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最佳土壤。每个人都应当成为这个时代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至于“八位顾问”,陶行知主张把“什么事,什么人,什么缘故,什么方法,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数目,什么动向”当作“八贤”,以此作为治学治事不用报酬的常年顾问。陶行知提醒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智慧。

最后是“九九难关”与“十(誓)必克服”。则是告诫我们面对困难与挑战,不能退缩。要有決心、有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不仅是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更是我们每个人应当秉持的人生态度。

相关链接
南泉校区: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林16号招生 双桥校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桥街道西湖大道76号 咨询热线:023-62846626 023-6284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