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聚焦 > 正文

南京工业大学探索科产教融合 拓展卓越工程师培育新路径

发布人:校企合作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2/6/5 【浏览量:

       南京工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以课程体系重构为重点,以科产教融合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方式,努力培养造就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加强新工科建设,丰富卓越工程师培育内涵。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把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努力培养拥有“初心、匠心、笃心”的创新型工程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江苏产业急需,加强新工科建设,深入研判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形成《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发展分析研究报告》。建立“科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始终。建设全员书院制、全程导师制的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基地,联合中科院有关单位合作共建“英才班”,充分利用双方学科优势和科研条件,探索校所联合培养新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抓好课程主战场,构建卓越工程师培育体系。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深刻认识和把握未来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完善工科课程框架体系。开展“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实习实训—工程设计”贯通教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全程化、立体化、实战化,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提升课程育人效能,推动实现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强虚拟教研室建设,构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群,推进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

  推进科产教融合,创新卓越工程师培育模式。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特色,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紧密对接。建设校企联合实践工程教育载体,推动工程技术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引进学科教授、产业导师,组建多元融合的教师团队;协同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工科人才“靶向”培养,将20%的课程从教室延伸至企业车间,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参与企业工程实训活动。优化整合实验、实训资源,建设“工程基础+学科专业”双实训平台,建成3万平方米的工程训练中心和1万平方米的学科专业实验中心;整合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国家级创新教育共同体,联合产业、企业和政府建设“国家、省、校”三级现代产业学院,以产学研合作优势为人才培养赋能加力。

  坚持国际化标准,提升卓越工程师培育质量。持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2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本科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对工程教育过程中的课程教材体系、标准培训、风险管理、目标管理、闭环管理等进行第三方评估认证,构建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科学化管理机制。对标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细化并完善校本质量标准,为创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